雄花具极短的梗,径约3毫米,花被裂至中部,花被裂片6~7,不等大,外面被细毛,退化子房缺;雌花近无梗,径约1.5毫米,花被片4~-5,外面被细毛,子房被细毛。核果,上面偏斜,凹陷,直径约4毫米,具背腹脊,网肋明显,无毛,具宿存的花被。花期4月,果期10月。
分布于中国、日本和朝鲜。在中国分布于辽宁(大连)、陕西(秦岭)、甘肃(秦岭)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和广东。生于河谷、溪边疏林中,海拔500-1 900米。在华东地区常有栽培,在湿润肥沃土壤长势良好。
采种时间与采种方法,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,当果实由青转褐色时采种。采用自然脱落法或敲打小枝法在地面收集种子。采种后要先除去枝叶等杂物,然后摊在室内通风干燥处自然干燥2~3d,再行风选。贮存前于室内自然干燥5~8d,使种子含水量降到13%以下。
苗期管理,条播,行距20cm,覆土厚度0.5cm,并盖草浇透水。插种后25~30d,种子发芽出土,应及时揭草炼苗,并防治鸟害。幼苗期需及时间苗、松土除草和灌溉追肥。苗木生长高峰期在7月至9月下旬。苗期每年应除草3~5次,每次松土除草后追肥1次,后1次施肥可在8月上旬进行。榉树苗期苗木会出现分杈,需及时修整。
初植密度,1年生榉树实生苗移植50cm×150cm(13000株/hm)。栽植方法:定植株行距为100cm×100cm(10000株/hm2)或栽植宜在3月上、中旬进行。栽植时将苗木在穴中放正,先回土至穴1/3处,再将树苗干向上轻提,使根系舒展,再回土至穴2/3处。尔后,浇透水,再将穴土回满。回土时先回表土,再回心土,并做到边回土边轻踩。
一年生苗木栽植宜浅。在长江以南岗坡早地,栽植深度为树苗原根茎埋入土中0~4cm。在夏季地下水位较高的立地宜筑垄栽植。干旱地区和易旱地块,栽植深度可以略深,根茎埋入土中5~10cm。栽植时,还需在树根际四周做好围堰,方便持续干旱时浇水,并防止”下雨时雨水流失。对个别地上部分已枯死、但根部还存活的苗木,应及时截干平茬。
苗木管抚,中耕除草,除草、松土是榉树大苗(幼树)管抚的重要措施。通过除草、松土,防止杂草与幼树争夺土壤水分和养分,提高土壤通气性,改善苗木根系的呼吸作用根际环境,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土壤有机物的分解,促进苗木生长。幼龄期的榉树圃地,每年需松土、除草3~4次。每次除草、松土后,应将杂草覆盖根际保墒保湿。
施肥量:1年生苗木午平均每亩施N、P2O5、K2O分别为7kg、3kg、4kg,腐熟烂肥1500kg,采用前轻、中稳、后控的施肥方法,一般年施追肥4~6次。2至多年生苗木每年每亩施N、P2O5、K2O分别为15~20kg、6~8kg、8~10kg,腐热烂肥2000~2500kg。
修枝整形,榉树修枝宜在初夏生长季或冬季休眠期进行,时间以冬季休眠时为好。随着树龄增大,2~3年开始逐年修去树高1/3的底层枝,持续修剪多次。依据榉树的培植目标,修枝培养树形的要求:培育园林绿化树种,主干枝下高度应保持在2.5~3m,并及时去除内膛枝、交叉枝、平行枝、病虫枝及枯死枝。